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Eria formosan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7秒
台湾毛兰
Eria formosana Rolfe
中国植物志>> 第19卷 >> 兰科 Orchidaceae >> 毛兰属 Eria

36. 台湾毛兰(新拟)树绒兰(台湾植物志)赤色毛花兰(台湾林业季刊)

Eria formosana Rolfe in Kew Bull. 194. 1896; Rolfe in J. Linn. Soc. Bot. 36: 16. 1903; Kraenzl. in Engler, Pflanzenr. 50 (IV. 50. II. B. 21): 47. 1911; Schltr. in Fedde Repert. Sp. Nov. Beih. 4: 217. 1919; S. Y. Hu in Quart. J. Taiwan Mus. 2 (3, 4): 387. 1973; ——E. tomentosiflora Hayata, Icon. Pl. Formos. 2: 137. 1912; 台湾兰科植物 2: 165-166 (图). 1988; 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 2: 504. 1990. ——E. plicatilabella Hayata, Icon. Pl. Formos. 4: 55. 1914. ——E. copelandii auct. non Leavitt: Makino et Nemato, Fl. Jap. 1641. 1939. ——E. philippinensis auct. non Ames: 台湾植物志5: 984. 图. 1591. 1978.

根状茎粗,攀援状;假鳞茎常具蝎尾状分枝,每一分枝长10-15厘米,包藏于3-4枚鞘内,圆柱状,常略膨大,顶端或近顶端处着生4-6枚叶。叶狭窄,披针形,长12-15厘米,宽1.2-1.5厘米,先端近锐尖,基部渐窄。花序1-2个,自假鳞茎近顶端处叶的外侧发出,通常悬垂,长7-13厘米,具数花至多花;花序轴红褐色,遍布卷曲长毛;花苞片绿色,椭圆形,长约8.5毫米,宽近3.5毫米,反卷,先端近锐尖,初时被毛,毛随即脱落;花梗和子房长8-9毫米,红褐色,具卷曲长毛;花黄绿色,稍带红褐色;萼片外面被卷曲长毛;中萼片长椭圆形,长约9毫米,宽3.2毫米,先端钝;侧萼片歪卵形,长近8.5毫米,宽4.2毫米,先端钝,基部与蕊柱足合生成短萼囊;花瓣卵状椭圆形,长7.5毫米,宽2.5毫米,无毛,红褐色,先端钝,基部稍收狭;唇瓣卵形,不裂,长3毫米,宽1.8毫米,先端具短尖,自中部向外反卷,基部两侧各具1个块斑,上面具2条短而弯曲的褶片;蕊柱长2毫米;蕊柱足长2毫米;花粉团长约1.3毫米。花期3-4月。

产台湾南部至北部(恒春、台东、高雄、花莲、宜兰、台北)。生于海拔200米左右的林内十分阴湿的树干上。菲律宾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。

我们未见到标本,上述描述系摘自《台湾兰科植物》 (1988) 及《台湾植物志》 (1978)。

15a.海岛苎麻(原变种)

Boehmeria formosana Hayata var. formosana

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;茎高80-150厘米,通常不分枝,上部疏或稍密被短伏毛或无毛。叶对生或近对生;叶片草质,长圆状卵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8-15(-21)厘米,宽2.5-6.5(-8)厘米,顶端尾状或长渐尖,基部钝或圆形,边缘在基部之上有多数牙齿,两面疏被短伏毛或近无毛,侧脉3-4对;叶柄长0.5-6厘米。穗状花序通常单性,雌雄异株,不分枝,长3.5-9厘米,有时雌雄同株,分枝,长约达16厘米,生茎上部的为雌性,其下的雄性或两性,后者下部的团伞花序为雄性,上部的团伞花序雌性或两性;团伞花序直径1-2毫米。雄花无梗:花被片4,椭圆形,长约1.2毫米,下部合生,外面有短毛;雄蕊4,花药长约0.6毫米;退化雌蕊倒卵形,长约0.5毫米。雌花:花被椭圆形,长约0.6毫米,顶端有2小齿,外面有短毛,果期呈菱状倒卵形至宽菱形,长1.2-2毫米。瘦果近球形,直径约1毫米,光滑。花期7-8月。

产广西北部、广东、湖南西部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安徽南部(黄山)。生于丘陵、低山或中山疏林下、灌丛中或沟边,海拔可达1 400米。日本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。

57a.台湾鹅观草(原变种)图版22:7-8

Roegneria formosana (Honda) Ohwi var. formosana

秆直立,高60-80厘米。叶鞘无毛;叶片线形,长达20厘米,宽4-6毫米,无毛或粗糙。穗状花序长15-20厘米,稍下垂;小穗疏松排列,长约2厘米,含5-7小花;颖不等长,第一颖长约,毫米,第二颖长约7毫米,披针形,先端尖,具5-7脉,脉显明而粗糙;外稃长圆状披针形,长约8毫米,边缘具短纤毛而无膜质,背部圆形,粗糙或具粗糙状纤毛,具5脉,其脉在上部明显,先端具长芒;芒粗糙,质硬,基部扩张,长约2厘米,通常反曲;内稃与外稃等长,披针形,顶端钝而微2裂,具2脊,脊上具纤毛;颖果长超过3毫米,顶端具柔毛。

产我国台湾。生于中海拔以上开阔地山坡上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罗哥山。

15b.福州苎麻(云南植物研究)(变种)图版76: 5,图版76: 3-4

Boehmeria formosana Hayata var. fuzhouensis W. T. Wang in Acta Bot. Yunnan. 3 (4): 403. 1981; 福建植物志1: 475. 1982.

与海岛苎麻的区别:叶狭长,条状披针形,长9-17厘米,宽2-3.5厘米。

产福建福州(模式产地)一带。

57b.长芒台湾鹅观草(变种)

Roegneria formosana (Honda) Ohwi var. longearistata Keng,耿以礼及陈守良, 南京大学学报 (生物学) 1: 59. 1963;禾本科图说386.图315. 1959. nom. nud.

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为:叶片较狭,宽仅2-4毫米;穗状花序仅长7-10厘米;颖较长,第二颖长可达9毫米;外稃长8.5-11毫米,以及其芒长可达35毫米。花期7月。

产我国台湾省。生于高山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台北,太平山。

57c.毛鞘台湾鹅观草(变种)

Roegneria formosana (Honda) Ohwi var. pubigera Keng,耿以礼及陈守良, 南京大学学报 (生物学) 1: 60. 1963;禾本科图说387. 1959. nom. nud.

本变种植株矮小,高30-50厘米;基部叶鞘有毛,叶片宽2-4毫米;穗状花序长10-12厘米;外稃先端芒长1-2厘米等性状可与原变种区别。

产我国台湾省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9卷 03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